德育教育建议范文

admin 87 0

  德育教育建议篇1

  关键词: 技校生 德育教育 改善途径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德育作为技校生学科中最基础的课程,是不可或缺的。在德育活动中,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找寻解决的办法。

  一、技工院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目前,技工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和障碍:

  (一)没有详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不看好。

  平时调查和走访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没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干什么,年纪见长,问题越突出。“过一天是一天”、“到时候再说”、“得过且过”……是受访学生提得最多的。甚至很多同学认为只要自己有一份工作即可,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都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二)没有准确把握是非观念,缺乏礼貌。

  在受访学生中,让其对社会中出现的一些道德缺失现象发表观点,他们的答案与传统道德和规范相悖大有人在。除此之外,缺乏最基本的礼貌、善恶不分在这些学生中都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没有熟悉法律条文规定,观念不强。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对很多东西的认识不够准确、客观,容易误入歧途。

  20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约为65%,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别是,14-18岁的少年发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并以侵犯财产型犯罪与性犯罪居多,团伙作案数量剧增。在全国技工院校中,学生普遍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甚至很多成为社会中犯罪分子的一员。

  (四)没有深刻的自我控制能力,任意妄为。

  自制力就是自我克制能力。人的克制能力能够决定人的心理品位、健康状况、智能的发挥程度。人的自制力虽然带有先天性,但后天影响、教育、自身修养更重要。自制力培养跟其他能力培养一样,应该是越早越好。

  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主要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旷课、逃课,上网吧、打游戏、浏览黄色网站等方面多方进行联合管理和教育,但成效不高。

  二、改善技工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目前,全国各地大力兴办职业教育,从以前关注学生数量的增到逐渐转移到学生质量上。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学生的德育素质一定要过关。针对技工院校学生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

  (一)做大做强德育课。

  学校德育工作中应以人为本,以德育课为载体,不断开拓德育新思路,发挥德育途径整体效益,强化学校德育整体效果。技工院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应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原则,做到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三结合,摆脱传统以课堂为主的单一化教育教学模式,教学与教育并行,提升技工院校德育课的整体教学水平。

  以课堂教学为主导,以好习惯养成为落脚点,以“自主与兴趣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加强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使学生由他律变成自律,从而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二)加大家庭教育的力度。

  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一个为国家创造价值的人,必须具备德才兼备的素养,在这一素养养成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

  孩子降临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是谁也无法决定的,但是作为人之父母,却有责任尽全力创造一个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这就要求父母时时刻刻做好榜样,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他们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得不提到的一点就是,家长的素质在德育过程中有着重大影响。实际生活中,诸多家长表示不会管孩子,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那么对家长的教育势在必行,技工院校领导和班主任可通过家长会等方法提高学生家长的素质。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一生产生的重大影响是巨大的,整个社会应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使家庭教育合理化、科学化,为孩子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优化校园周边环境。

  学校是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人员相对密集,其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其安全与否始终是全社会最关注、最敏感、最突出的热点问题。那么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为广大青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校周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学生人身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技工学校的学生本生自制力比较弱,其受校外周边环境影响更大。在一些技工学校的附近,大大小小的网吧、黑游戏厅、歌舞厅数量众多,每天营业很晚,潜移默化中给学生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净化学生成长环境是我们当前应该正视的一个现实。

  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锲而不舍、常抓不懈,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教书育人内外环境。

  (四)提升德育队伍的整体水平。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首位,德育队伍是学校的首抓,抓好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成员素质,才能抓好德育工作。德育工作应该从上到下,从校长到每个学生贯彻到底,始终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具体做法如下:

  1.完善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公民。

  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水准、工作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班级工作的实效性,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必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班主任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学校德育、班级德育工作的要求,切实提高班级的育人水平。

  2.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是在学生群体中担任某些职务,负责某些特定职责,协助学校进行管理工作的一种特殊学生身份。

  学生干部在学校课外活动开展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校团委、校学生会、学生社团、各级学生分会的学生干部更是参与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那么,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技工院校的行政领导要做好校团委、校学生会学生干部开展换届选举工作、新干部的培训工作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最后,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青年是社会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国家强大和富强的历史重任,尤其是技校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掌握技术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为此技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是目前亟待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建松.坚持就业立校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6,21.

  [2]房洪涛,叶志钢.高等工程专科教育调查报告及加强和改革工程专科教育的意见[J].现代教育科学,1988,4.

  [3]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手册[M].2008.

  [4]郑维康,主编.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5]李践.做自己想做的人.南方日报出版社.

  [6]沈清华.差生原因及转化.1993年第一版,人民日报出版社,第203页.

  德育教育建议篇2

  关键词:城镇中职德育教育;现状;建议

  在大学生就业率一路跌滑的态势下,中职生的就业率却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态势,国家教育部公布了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统计显示,去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62.67万人,就业学生数为640.9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71%。面对如此大好的就业前景,我们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现状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在吕梁某职业学校实习时,特意就此问题进行了观察、交流、了解。

  一、学校德育教育现状

  通过观察、了解,发现城镇中职学校在中职生的教育培养中仍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德育课程设置问题

  1、培养目标没有与当下社会形势相结合

  一所吕梁区办学较出色的职业中学,其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是不吻合的,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对高技术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量,但从当地学校的培养制度来看,学校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升学率。而且把升学率定位为学生唯一的出路。这一做法完全忽视了本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

  2、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当地学校在德育课程方面设置方面存在很大问题:2012年以前的德育课不在高一二开设,如果大纲有德育考试要求,在高三会恶补起来,即在高三把三年的德育知识全补起来;2012年以前的德育课程全让语文老师兼带,2012年以后虽然安排了德育老师,但德育老师全没有政治学科背景。此外,就德育教学方面,没有与课本内容相符的教学参考书,在德育课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目标与方向来指导。

  (二)职业中学德育教师现状

  学校制度对职业中学德育教师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学校制度上没有对德育课程给予与之相符的重视,使得在德育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其他科目教师队伍中不曾有的懈怠情绪,甚至有老师认为"德育课上不上都行,缺个几节课的没事,临考试时给学生划上重点,让学生背诵就行;德育课其实就是讲故事的课……"。对中学德育课意义做如此解读的德育教师,我们又如何相信其能将德育课的宗旨给贯彻下去,又怎能很好地完成德育课本身的情感目标呢?另一方面,学校制度管理上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教师上课时,若有学生睡觉,便会扣教师的钱。这使得教师易对睡觉的学生产生怨恨情绪,进而导致师生关系陷入僵局,从而影响到德育课的正常实施。

  (三)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现状

  首先,相比同龄进入普高的学生,进入职业中学的学生在中初中阶段受教育时就是被老师、家长遗弃的一群人,长期在"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状态下成长,再加上又刚好进入成长的叛逆期,使得这群孩子身上存在着很多恶习。其次,短短的一学期观察、了解,发现中职生身上中存在着普高生不曾有的好多问题。80%学生见了老师不问好;普通班(文秘班、英语班、财会班)10%的学生是和老师经常起冲突的,嗑瓜子、聊天、玩手机……老师一旦制止,便与老师在课堂上大吵大闹。机电班、计算机班(男生较多班级),上课有30%的同学睡觉;吸烟、打群架、进网吧的现象更是严重;行为更恶劣的有一女生趁宿舍其他同学上课,而偷拿其他同学的钱、手机;男生班多的班级更是,因打群架伤了胳膊、伤了腿的、头破的更是举不胜举;撒谎,欺骗老师的行为更是常见。最后,当下在校中职生大都是90后、00后,90后鲜明的特点,张扬个性、追求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再加上现在手机在中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遍,使得他们在接受新信息的同时,自制力差的他们还易受网上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这将为德育教育增加了一个新的难题。综上,职业中学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能力低、自制力很差、德育水平普遍较低,改善职业中学学生的德育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改善中职德育教育现状的建议

  针对职业中学德育现状中的各种问题,现有如下建议:

  (一)变革学校制度

  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所定的方向以及所制定的制度,如果职业学校不能找准自己学校区别于普高的核心竞争力是培养有技能的学生,那职业中学的教学工作是无法搞活的。当然,不得不承认城镇职业中学由于资金不足,无法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设备,不得不把自己学校的目标方向定位升学率。这就需要国家在城镇职业教育中学给予一定的资助,使得职业中学能摆对自己的方向、目标,从而制定合理而有效的制度。

  (二)提高教师素质

  如果学校的教育制度得以改善,教师要积极要求自己,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缺,明确德育课的任务,向学校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真正使德育课堂有效开展起来。德育老师要把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作为自己艰巨而光荣的长期任务,把德育情感的培养渗透到平时的每一堂课中。

  (三)努力开展心理教育的各项活动

  针对职业中学学生心理上的顽疾而造成德育水平的降低,加大力度在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心理方面的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又迫切。学校应成立一个心理辅导站,针对行为习惯恶劣、德育水平低下的学生进行长期的、分阶段的、有步骤地心理辅导,纠正其错误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多举行德育教育活动,可在学雷锋节日中,组织学生帮助孤寡老人干家务的活动,或在劳动节中组织学生打扫当地的古建筑,还可以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开展系列的感恩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体会到美德带给自己的快乐,让其在心理上有成功、愉悦的体验后,更容易对其不良行为进行修正,效果要比说教更好。此外,学校还应开家长会,纠正家长错误的教育观,从而为学生的德育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结语

  就业前景如此大好的中职生,如果能在中职学校学的好技能,定可以在当下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谋得一份好工作,并有一个好的未来。但当下通过实际了解发现城镇的中职德育教育现状却实在令人堪忧,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使其不能很好地成长与学习,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调整方向,学校、老师和家长齐努力,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让中职生真正成为当今经济发展形势下真正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刘国胜.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吴松年.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3]郑和钓,等.高中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方道霖.中学政治课的回顾与思考[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德育教育建议篇3

  当代高职高专院校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

  1、“说教”、“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德育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目前的大部分院校的德育课程多采用以“灌输”、“说教”为主而忽视教育主体的教育方式,教师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灌输,之后通过考试和其他方法迫使学生进行强制性学习,而学生方面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单纯的记忆背诵,这种模式使得学生对规范的遵守不是出于道德的需要,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因此并不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从根本上理解并认同道德观念,从而使得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与当今社会严重脱节。

  2、空泛的德育教育内容。使德育教育无法与现实社会接轨

  德育教育在高职高专院校最直接的途径即一些相关的德育教育课程,而在这些课程的授课内容大多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课本上多是教条地灌输一些空泛的理论与结论性的话语,而没有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实例论证,对学生而言既缺乏兴趣又没有说服力,同时又无法切实地在现今社会中学以致用。

  3、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道德困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加剧,各个领域越来越多地与国际社会接轨,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随之而来,而这些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道德有很多的不同点,使得我们的社会中充斥着中西方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也使得青少年、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迷茫、困惑和疑问。他们中很多人都已经不再恪守一种道德观而是广泛的接受着,甚至崇拜着各种不同的道德观,有些甚至道德观念模糊易变、道德行为多面和叛逆。

  加强与改善高职高专道德教育的建议

  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应当注重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其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与世界观。同时应加强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的教育学习,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

  2、提高教师这支德育教育队伍的素质

  教师在指导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接触最为广泛与密切,通常在学生中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召力,直接影响着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因此,首先,必须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自身德育素质,提高理论水平,积极掌握认识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与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积极建立一支拥有高素质、乐于奉献的专业德育队伍。其次应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从事德育教育的教师自身首先就要具备高素质,热爱自己的工作与学生,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乐于奉献。再次,要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德育教师应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拥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需掌握必要的教育方法与技巧。即使在日常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也应该时刻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给学生传授为学之道、做人之道。

  3、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德育教育建议篇4

  【摘要】当然,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影响会计行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单凭会计教育界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需要会计理论界、实务界、学校及社会多方面的协助与配合,那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会计人员所提供的经济信息是社会进行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为社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作为培养准会计人员的高等院校,其培养的会计人才不但应具有高水平的技术,而且应具有高水准的职业道德。所以,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职业形象和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一、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性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现有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这主要由会计职业团体及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来完成;二是对准会计人员进行职前教育,由于职前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各大专院校,所以对在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应承担的责任,应当由学校来完成。对前者,1998年财政部就下发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在职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政治素质、业务技术和职业道德水平。2003年3月,财政部又专门就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下发了《财政部关于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公信力。在此号召下,各地财政部门已大规模的组织了各基层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可见,第一层面的教育已获得了重视。然而笔者认为,要使职业道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仅靠后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职业道德教育关键还在第二层面,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源头———高校教育(或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环节。大专院校学习阶段是学生们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善恶判断标准初步形成的时期,所以对在校生开展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10万的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有两个,一为企业财务部门,二为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企业会计人员,其基本职责是向管理者、投资者、信贷及其它利害关系人提供信息;作为注册会计师,其职责主要是合理保证其客户对外提供信息的真实与可靠。可见这两类人员的行为都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职业道德水平也就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由于在校学生思想还比较单纯,尚未受到社会上许多不良风气的影响,因而对他们进行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易使他们印象深刻,思想上能够先入为主,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的会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忽视会计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通病。在传统的会计教育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会计知识,很少关注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这种重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而轻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教育模式,是导致将来从业的会计人员高技能、理论,低道德素质、法律观念的一个重要原因。[1]经调研发现,在广州十余所开设会计专业的高校中,大部分专业培养计划中没有设置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方面的课程,有些院校虽有设置(如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金融学院均开设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或会计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但只作为选修课程,且缺乏系统性,教与学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另有些院校在学生毕业前会安排其参与职前教育,但通常时间很短,系统性差,没有真正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生涯相结合,效果不尽人意,而大多数院校甚至没有安排职前教育。显然,这种教育对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培养、会计违法的危机意识的树立均不能起到应有作用。当学生毕业后遭遇职业道德问题时,由于从未受到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教育而会感到茫然,且在没有固有教育基础及现有利益诱惑的情况下,极易走向反面。

  三、值得借鉴的发达国家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从当今许多发达国家来看,其发达的市场经济与其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在发达国家,各种会计职业团体为了维护本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均十分重视。如在美国,其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政府会计师协会都分别制定了本团体的职业道德规范,并制订了保证其规范得以执行的具体措施,如对违背职业道德的会员予以不同程度的惩处。近年来,这种对职业道德方面的重视情况已经从职业界扩展到了教育界。早些年,在有关教科书中,仅在个别章节有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案例,而近年来出版的《会计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等教科书,大都在每章后面附加了有关职业道德问题的案例。在很多版本的《中级会计》第一章中也会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内涵及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案例的分析方法进行系统介绍。一些教授或研究人员还对职业道德的不同教育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得到了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及其他区教育机构的支持。[2]可见,尽管发达国家在职业道德(会计诚信)方面也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总的来说其对职业道德方面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为发达的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保障的。

  四、建议与思考

  基于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对其从业后会计诚信度的影响,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职人员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为防患于未然,对高校会计学生的在校教育问题的研讨、实施显得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在开展在校生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使他们在思想上重视职业道德修养,了解在未来职业中可能遇到的道德因素,提高他们运用道德标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为学生们今后养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义务奠定基础。由于学生未进入社会,思想单纯,没有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对他们实施相关教育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那么在当前情况下,对在校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从何入手呢?本人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1.开展职业道德理论课程的教学职业道德理论教学的内容应包括个人品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法律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受个人道德水平和价值观的影响,它们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个人品德是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它既表现在公共、家庭生活中,同时也表现在其职业生活中。在大学基础教育中应通过有关基础教育,反复诱导、灌输社会道德和规范,以对学生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4]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它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一旦确立便有相对的稳定性。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专业规范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靠正确的价值观来解决。因而在大学学习阶段应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如公平原则、权力原则、法治原则、利他原则,这些原则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他有关专业规范。目前,在我国各大、专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安排上,虽然在公共课程中均普遍开设了相关的伦理道德课程,如思想道德、法律基础课程,但实际上在教和学两方面都流于形式,其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会计是一种技术性与政策性很强的职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会计法律规范是会计人员应遵循的行为规范,要求每一个准会计人员予以掌握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职业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并被公认为评价和判断劳动者行为善恶的道德标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道德要求,它通常以公约或准则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从业人员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会计法律规范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它是国家意志在会计领域中的体现,具有强制性,违者须负法律责任。我国多数高校会计专业仅在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中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会计法律规范略有涉及。建议有关会计专业单独开设会计规范必修课,其内容应节选自《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法》、《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的有关内容。2.开展职业道德案例教学会计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在会计实务中涉及到的职业道德问题较为复杂,仅靠有关理论方面的学习显然不足以起到良好效果,因而它必须象会计、审计等其他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一样,尽量采用案例教学。[5]为使理论和实务并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建议在会计类专业低年级开展了有关职业道德理论课程的一般学习后,在其后的各专业课,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中,每门课都安排几个与所授技术方法相关的职业道德案例,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和处理,且把它作为考试的必备内容。但需注意的是,职业道德案例不同于其他会计、审计等课程的一般案例,它不是对现有会计、审计准则下处理方法的套用,而是给出会计人员在决策时面临的种种困境,强调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矛盾,使学生认识到,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以及人为的估计。这就使会计人员在决策时会面临种种抉择,而这种抉择的结果,可能会涉及到上司、同事、客户等相关各方的经济利益,甚至会关系到整个公司或事务所的兴衰成败。进行案例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上模拟这些职业实务情况,不但要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而且要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使之融入到案例场景中去,去作出必要的决策,让他们思考如何在不违背会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进行会计职业判断。这样就等于让学生拥有了一个处理实务问题的机会,不但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而且有助于他们逐步树立足够的道德意识,从而使他们离开学校后遇到类似的道德和利益冲突问题时,知道如何正确地去把握、处理这些关系,为其进入会计行业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3.编写职业道德方面的教材为使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适合高等教育的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教材必不可少。目前,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教材为数不多,而适合高校课堂教学的则更少。有些高校没有开设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合适的教材可用。本人认为,作为会计机构的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应当承担起会计职业道德教材编写的组织工作,可组织若干高校的教师们和实务工作者共同参与该教材的讨论和编写,确保其可用性,并推荐各高校采用。该类教材可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另一部分为案例部分,主要介绍一些国内外涉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典型案例。4.课程安排与教学、考核方式高校会计专业在课程安排上在一年级除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外,还应开设会计规范必修课程,在二、三、四年级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应围绕相应会计规范进行案例教学和练习,在毕业前最后一学期再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案例必修课程,也可在最后一学期开设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必修课程。学时不必太长,36—54课时即可。教学方式可灵活采用,重在学生的理解,可采用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方式,务必让其深有感触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德育教育建议篇5

  【关键词】高校 德育思想教学 现状 优化策略

  一、前言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交通与通信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全球一体化成为了现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各企业间的竞争,到各人才间的竞争都日益激烈。但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使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都对学生的德育思想教学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大众对于人才的审视角度已经从业务技能素质扩展到了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认为德育素质比能力素质更加重要。

  当前,我国高校在不断的扩大生源,使高校的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受各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不然是天性娇纵,不然就是身心迷茫,还没有形成健康、明确的人生价值观。所以,必须要结合用人单位与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评判要求与标准,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与教育工作形势,加大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管理,提高高校育人质量,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能力。

  二、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现状

  (一)德育思想教学体系不完善

  我们传统的观点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所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锻炼与提高也应该在学校完成,通过德育课就能够完成对学生的系统性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就能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观点是不完整的。这个体系中包括了学生家长、社会以及学校,当前只有学校一方在做出努力,而学生家长以及社会都认为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只是学校的事情,学校也能够妥善的处理好,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并非如此。

  (二)学校对德育思想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前面说到,只有学校在为学生的德育管理做工作,这是事实,但另一个事实是学校对学生德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也还仍然不足。很多高校的传统教育理念是以教会学生知识、能力为主,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拥有一身过硬的工作能力素质,就能够被用人单位认可,就可能在社会中生存。但是时展,使得这样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当前的高校人才培养需求。所以在当前,高校的德育管理与技能培养同样重要。

  (三)学生不配合

  客观而不带任何偏见的说,高校中聪明的学生比比皆是。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是抱着学习知识的心态来到了学校,并没有过多考虑其他素质能力的发展,所以除了文化、操作课程之外,很多德育、思想方面的课程一般都是能逃且逃,不能逃也不会将注意力集中进行学习,使高校的德育教育很难取得有效的成绩。

  三、高校德育思想教学优化策略

  (一)完善德育思想教学体系

  当前的德育教学工作不能只交由学校来承担,社会和学生家长都应该一起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要完善高校的德育管理体系,首先要提高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认识,让他们知道,在当下就算知识结构再丰富、能力素质再高,也并非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如果其思想道德素质能力过低,就根本得不到职业发展;第二,要建立起学校与家长间的有效沟通途径,而班级是一个学校中的最小管理对象,而班主任也就是最直接的管理者,此时就应当由班主任出面,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涉工作,从帮助学生就业、生存、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家长对学生德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促使他们可以参与到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中来;第三,就要学校出面,和社会中的各企业、各机构进行交涉,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呼吁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也参与到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来。

  (二)学校要树立正确的德育思想教学理念

  第一,坚持科学育人观,辩证地看待学生。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全面评价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个学生、善待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第二,勤于观察、细心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只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必然能找到适合各类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在反复的教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从而形成合力,让他们以点滴的进步为起点,在激励中不断进步;第三,让学生在重塑自我中得到快乐。高校也不是没有“问题学生”,与一般学生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他们的“自卑”。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基础,对重塑自我的目标进行合理分解,适当降低要求,耐心等待“转化期”,增加“肯定处”,为“问题学生”创设重塑自我的成功机会,使他们不断地体会到快乐,逐步建立起自信。

  (三)从情感角度出发

  高校学生之所以不配合德育管理与教育,除了他们觉得这不重要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觉得学校的德育管理与教育过于机械化、没有人情味,这就降低了他们参与到德育管理与教育中来的热情。

  要将德育管理与情感教育相融合,在德育管理中融入真实情感。我国古话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说的是如果教师能够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那么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也能够被学生有效的接收,此时的德育管理与教育工作是最为主动、有效的。因为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能够以彼此间的信任与情感为基础,使德育管理与教育过程充满主观动力。

  【参考文献】

  [1]敖淑红. 探索高校和谐德育体系的构建[J]. 中国校外教育,2012(02):69-70.

  德育教育建议篇6

  一、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结合

  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也是社会、家庭的重要教育内容。学生生活在社会当中,社会、家庭是最好的教育领域,通过平时的日常行为习惯教育,可以更快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情操。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从孩子的幼儿时期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开始播种。合格的父母应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正确的教导方法、健康的积极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做事做人的方法。从学校这个层面出发,学校要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增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引导,增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从小事做起为他人着想。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人格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要有良好的师德和高度的责任感。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以身作则,起到典范的作用。教师在工作中要用真诚的心去面对学生。教育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教育必须要对学生真心实意,用教育的爱、关怀去帮助、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感恩的教育。在教学中不轻易的放弃每一名学生,工作中细心的对每一名同学都进行观察,发现每个学生的人格特点,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多进行表扬,通过鼓励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成长。对有不足的同学,要对症下药,仔细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并进行针对性的帮助教育,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教师也要善于转换角色,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力争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和机制,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风气。在这种良性的管理机制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受到德育教育,在公平、客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在德育教学中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

  我们学校高职班的一名学生,平时我行我素,散漫,没有上进心。漠视老师劝导,顶撞家长,不认真学习,拒绝参加高考,孩子的父母已经失去了对他的信心。雅安地震后,学校通过集体收看报道,捐款捐物,谈感受等各种方式进行爱心教育。这名学生在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同意后去四川做志愿者,他亲眼目睹了一座座房屋成为了断壁残垣,听到了同胞们在生死边缘的呼喊,看到了救援官兵们奋不顾身的扑救,感受到了那心灵的震撼。当他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和从前判若两人。他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了解到了生命的可贵,人生的意义。他告诉妈妈说:“妈,我要努力学习,考大学。”他的妈妈看到孩子真的成熟懂事了,幸福的哭了。通过这个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学生自身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机会,让他们走出课堂,学会去帮助别人,学会理解沟通,学会付出。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在课本中学不到的经历。让他们知道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幸福的含义。现在的中学学生缺乏独立能力,缺乏自理能力。也就是缺乏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独立劳动、独立生活的能力。大部分的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在长辈的过度关爱中成长,家长们铺平了孩子前进的道路,只要孩子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其他的事情都有家长代劳了。学生们几乎没有机会独立分析,独立去做事情。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冲破潜在的寻求帮助的意识,不断的历练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各项活动,提供给学生历练的机会,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自己承担不同的角色独立去完成各自的任务。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养成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有报复、有理想、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可用之才。

  作者:于晓轩 门丽婧 单位: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军元.浅议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8).

  [2]蒋平,叶时银,官后发.中学德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问题探讨[J].科技广场,2007(08).

  [3]肖志红.中学生德育教育策略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4]崔世斌.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J].新课程(上),2013(03).

  德育教育建议篇7

  科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体验的高峰期,在网络中,青少年情感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宣泄。把自己网络化、把情感移入到网络中,是当代青少年的重要特点之一。网络逐步造成了青少年情感的迷失,形成“恋网成瘾症”等怪病。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根据社会的需求,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按照社会规则去演绎自己的人生。而在网络中,人生是虚拟的,匿名效应发挥着作用。青少年在网络中长期充当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会造成自我迷失和多重性格。据调查,“网恋成瘾”、“多重人格”在生活中极易导致行为异常、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问题。此外,长期上网还会造成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和思维迟缓,甚至会出现自残的意念和行为,而且伴有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情况的发生。有效加强网络管理,创建优良的网络环境,倡导文明的网络行为,尽快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针对网络的特点,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加强网络与学科的整合,给孩子营造一片“绿色”的天空,消除网络的不良影响,培养青少年的自我完善能力,形成良好、健康的网络道德和情感。

  一、 开设网络德育课

  目前,我国中小学陆续开设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该课程学习的只是一些技术理论,基本不讨论网络道德问题。所以,学生在网络领域基本处于“道德任意状态”,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教育课程,防患于未然。因此,在我国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和一些内陆城市中小学开设网络德育课显得非常必要。网络德育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分清网上的真伪及善恶,防止黄色及灰色的侵入,而且还可以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网络德育教育,规范少儿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和自律习惯。

  二、 开放学校网络资源

  现在大多数学校已有了自己的网络教室,主要作用是上信息技术课,双休日、寒暑假及其它法定假日均不开放,大部分喜爱上网的学生的去处就只能是网吧。现在网吧遍地开花,虽然高挂“未成年人不得进入”,但开设网吧的大多是个体经营或承包经营,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并不阻止未成年人进入,更不用说阻止未成年人上网浏览黄色及暴力的内容了。所以,在取缔不法网吧的同时向学生开放学校的网络资源,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措施。在学校的网络教室里,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少儿网站,加强上网安全教育;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上网浏览安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真正体会上网获取知识和冲浪的乐趣。

  三、 建立专题学习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是在Internet环境下,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让学生创新和实践,培养搜集、分析、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既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也重视“文道结合”的育人功能。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专题探究或讨论,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如结合《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上网了解我国的苦难历史,探究圆明园毁灭的真正原因;结合《伟大的友谊》教学,搜集古今中外名人的有关故事、名言警句、音乐歌曲等,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结合《题西林壁》教学,查找庐山和苏轼的资料,深刻领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含义,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

  四、 加强教师网络学习

  在新形势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变成学生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这种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不仅表现在学习掌握教育内容本身的活动中,更多的是表现在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的指导活动中。学生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需要在较短时间内作出选择,这就需要得到有经验、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只有掌握了网络知识和网络工具,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少儿的指导。所以,教师必须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

  净化网络环境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应对挑战,不断研究,积极引导外,别无选择。

  早在1995年,美国教育部就发表过题为《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教育和终身学习而使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白皮书。美国教育部长明确地讲:“电脑是美国教育新根基,而互联网就是未来的黑板。”形象地说明了知识经济时代在网络基础上的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网络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难以预料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和研究,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去解决。有一点可以肯定:引进网络教育是未来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种模式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顺应知识经济社会中、数字化的潮流,是信息化时代教育的一条必由之路。

  德育教育建议篇8

  德育不是独立的有形有色的东西,而是隐含于个人的活动之中。它在活动之中形成与改变,也通过活动而表现出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实施中还可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1.要善于沟通和理解

  德育不同于智育。知识的传授,学生能理解,他相信老师教的是对的,他自己也可通过实践去检验,但对于德育,教师不能不顾学生实际道德体验而一味地灌输,必须从内心深处与学生沟通,理解他们、我们要正视学生的现状,对学生的道德期望不要过高。学生偶尔犯错误不能过多地指责和排斥。处理偶发事件,不能过激,要冷处理,避免事态扩大,酿成恶性事件。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目前多数学校的德育考查体系不完善,仍然以考分为主,忽视学生在学习生活、为人处世中的实际表现。对于那些关心他人、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成绩不是太好的同学,我们也应大力表扬。把他们评为德育标兵,树立为全体同学学习的楷模,这样的榜样可以直接为品行较差的学生提供具体的行为模式,让他们明辨是非,让他们懂得即使成绩不好,也可以成为一个被公认的好学生。如果这样,班级的学风可以得到较大的改善。

  3.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目前,职校的学生觉得学习漫无目的,无事可做,索性晚上通宵上网,白天上课睡觉,这样难免造成师生共唱对台戏,不能维持正常课堂秩序。要改变这种现象,我认为一方面要争取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共同教育,另一方面学校要大力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活动的设计要新颖,要有针对性,学生有可参与性,如举办法制教育讲座、观摩图片展览、观看影视作品、举办各种体育赛事等等,这样学生可以陶冶性情,找到学习目标和动力,逐步消除不良学习态度。

  当前,职校的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以上所讲仅是我实际教育中的常见现象和处理方法,并不能以偏概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职业教育虽然有着十分可喜的前景,但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仍将是任重而道远的。

德育教育建议范文

德育教育建议范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